2006-12-26

十三行博物館


十三行是台北縣八里鄉西北部一處小地名。地理上,剛好濱臨台灣海峽和淡水河口交會的海岸線帶上。早年未為污水處理廠計畫之前,該處為一低度開墾的農業地帶,竹林、西瓜田和世紀考古之謎,一起隱藏於海岸線沙丘之內,外圍為警戒森嚴的海岸線,是防衛大台北軍事要塞之一。

沙地下凱達格蘭煉鐵文明,發出的磁力訊息,稍早被一位戰鬥機的飛行員所發現。這個失落民族的秘密,隱藏在那裡達數百年,甚至千年之久。而早年初步的考證,專家咸信,此遺址是為十三行人生活地域的一部分,只是後來未進行大規模開挖。

遺址保護認定,和十三行博物館的成立,起因於1989年,八里污水廠興建的遺址搶救事件。當時臺灣省政府住都局,計畫在此遺址上,興建八里污水處理廠,以處理大台盆地龐大的民生污水。若依原案進行,整個十三行地區都將淪為污水廠址。

此事件在當時引起考古學者的重視,在媒體和學界呼籲搶救遺址的聲浪中,意外獲得社會大眾的迴響與支持。全區雖然仍然大部分仍淪為污水廠址,但南側考古探坑的部分,經內政部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資產二級古蹟,遂得以部分保留。

根據考古學的習慣,史前遺址的發現與命名,大多採用該地最小的地名為基準。這是現在十三行人,和十三行博物館名稱的由來。

地名的源流亦有一說,八里鄉頂罟村所發現的遺址,相傳清朝時,這裡曾是重要的商港,也可能有多達十三家的行郊在此經商,沿襲而下,所以稱此處為十三行。如果真如此,這些相傳的行商,他們是不是遺址民族的後代?還是後來才上岸的部族?十三行博物館的重要性,在於保留直接證據,以待來者。

1992年起台北縣政府,以此考古探坑為基礎,開始籌設十三行遺址文物陳列館,以陳列考古出土文物。1998年更名為十三行博物館,屬台北縣政府文化局轄管。任務為保存展示十三行出土文物、北臺灣考古博物館及遺址保存教育中心。目前館內考古探坑模型,部分出土文物,和作為兒童教育功能的設施部分,售票開放讓民眾參觀。

融合遺址的文史特色,外型引人注目,博物館的建築體,在意念上,企圖將地理地形和大坌坑遺址,甚至觀音山,淡水河海等,皆容納為博物的一部分。而成就也相當獲得當代建築界的肯定。

建築體屋頂象徵海形,可以眺望淡水河與觀音山,名為鯨背沙丘。側邊的兩道高牆,指向觀音山麓的大坌坑遺址。山與海的交界處,是一座連接過去與現在、代表時間的斜倒八角塔。主館建築約1.2公頃,面積約2000坪,西側並設有大草坪,名為陽光廣場。

休閒上,特別是串聯性單車道的興建,十三行博物館及週邊,目前已成為八里左岸景觀帶,延伸而來的主要地標。

閒暇主題及活動安排
十三行博物館參觀 / 北提沙灘生態 / 挖仔尾生態觀察 / 博物館週邊休閒餐飲 / 挖仔尾老聚落探訪 / 落日海灘攝影

地理方位及參考座標
台北縣八里鄉博物館路,十三行地區。
十三行博物館:
TWD67 x=2899977 y=2783405 /WGS84 n=25 09 418 e=121 24 296
觀音山遊客中心:
TWD67 x=291473 y=2780359 /WGS84 n=25 07 752 y=121 25 179
觀海長堤:
TWD67 x=291387 y=2784796 /WGS84 n=25 10 155 e=121 25 141

報路地圖及交通動線
開車者,台北縣市以南,走國道一號北上,至五股交流道(編號14A/14B),接縣107甲,至五股鄉成子寮。續行接縣103往八里方向,過關渡大橋,道路命名為台15線,直行先抵八里渡船頭、八里左岸景觀帶。循左岸地區觀海大道,可至挖仔尾,沿污水廠圍牆,續走博物館路可達十三行。

週邊地區的參考資訊
北海岸 – 觀音山景區 –淡水街區、古蹟園區 –淡水海濱、漁人碼頭 – 大屯溪谷、六塊厝 – 關渡、自然公園

0 Comments:

張貼留言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