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-09-16

瓦窯 台灣的舊建材產業,也是老地名的源典


十九世紀末,延續至二十世紀70、80年代,紅磚、紅瓦是台灣建築業的主要建材。窯廠的標誌是一根高高的煙囪。其時,台南縣六甲和官田地區,可是紅磚瓦建材生產廠的聚集地區。

因產業而有演變出地名,瓦窯,曾是台灣很多生活空間援用為地名名詞的用語之一。大致上可以確定的是,此地名是因當地的磚瓦生產行業之故。

由黏土塑型製造的紅磚、紅瓦和紅地磚,曾是台灣平原和城鄉間主要的建材,地位相當於今的混凝土和鋼筋水泥。時代轉移,瓦窯廠所剩不多,更難得的是,看到開窯現場。

圖中這家磚瓦廠,目前在老主人的照顧之下,還在運作。只是原料取材來之不易,工資成本和磚瓦市場不再,開窯燒瓦「費工耗時」,所以,可能一年只來幾趟,大部分是接受特定的訂單。倒是長久來,所累積的產業經驗,成為仲介越南和中國窯廠產品的業務高手。


檢視較大的地圖
地區 七甲 六甲鄉 台南縣
地圖 五萬南島 P31-5V

標籤:

總爺祠與泰平之開墾


大坪位於舊淡水縣官廳,往噶瑪蘭主要官道,淡蘭官道雙溪段的南方,坪林官道的東北方。山雖不高,走勢卻曲折,地質又破碎,是今大台北北勢溪的水窮之處。十九世紀墾民可不是這樣的價值觀。河谷平坦處,大坪是山裏的大平地是也!


老一輩人說,大坪、太平、泰平地區,人口最多的時候,有近五百餘戶。歷代行政上歸屬由新店溪系統的文山堡,至日治時的基隆郡。在沒有車輛交通前,往任何一處街庄都得靠步行,可一天往返的雙溪庄是最近的處所。

大坪靠著墾民,在清時樟和菁膏,日治時期菁膏外,繼起之茶、薯、稻,各有收穫。地名也跟著時代雅化為太平,一個很多處同樣引用的地名。光復民國以後,再進化為今的泰平,在雙溪鄉之下,行政地名也是泰平村。

泰平村統合很多聚落,如太平路、料角坑、溪尾寮、後寮、烏山和灣潭等。據說,「驅番」開墾的開山始祖,是清代蘭營總兵黄廷泰。據地在泰平村內稱為太平路得地方。現在看來,那裡也是山谷最開闊之處。

位感念黄廷泰的功勞,在大樟嶺的南方,谷地的入口不處,設有總爺祠一座。外觀和內涵來看,始建應於清末,燈座顯示,日治時代有些維持和添置。現在小小的祠廟,水泥外觀不甚起眼,但和當地當前的生活氣氛和脈動,倒滿契合的。

泰平村 雙溪鄉 台北縣 東北角 北部
TWD67=334361 2764201
WGS84=N24 58 53.5 E121 50 38.2

標籤:

2014-06-07

台南的賴市長

四年前,賴市長在政治時機上,佔到很好的位置。或許,有人會說這是「天命」。但是,將近四年的時間,我們看見賴市長並沒有替整合後的大台南市開創出新的局面。(但在個人宣傳的、古蹟行銷的部分頗為突出)。 說他沒有開創出新局面的切入點,最明顯的是,他是最新兩個台南選出來的市長,台灣政府體制內直轄市的市長。但是,一般人也不需要太挑剔來看,就很明顯看見,賴市長這幾年的施政,幾乎是是站在舊台南市的視野決策的。 賴市長(或者是加上他的選戰宣傳團隊),還有一個很讓台南人很迷惑(部分人可能很興奮)的事情。那就是他們或私下、或不阻止,刻意讓台灣的政治環境不時流傳「2016他要選總統」,或者「他可能搭配他人選2016副總統」,這樣訊息。 就台南事項來說,賴市長沒有安排好社會和政治順序,讓舊台南縣台南人增強認同自己是台南直轄市民,施政視野,或是他的團隊故意,或是不經意地偏重舊台南市「選票集中區」。 最明顯的案例是他政治和政策上非常在意「舊台南市8.23公里鐵路地下化」一定要推動。爲此,不惜與土地被征收的市民翻臉。但是,這他認為的「重大政策」內,卻故意不理那會造成舊台南縣地塊,特別是永康地區的交通死結。 這些作為隱隱地顯示,賴市長不是一個想把合併後大台南事務做好,不是個真正可以做事的人。他不斷地讓台南公民看見和聽見他的抱怨,抱怨政策有市民反對,抱怨有同黨政治人「扯後腿」。但是,這心態反而證明他的「想做事」的宣導,只是要做給人民看見的。傳統政治來說,就是「要有政績」! 四年,絕對看不清楚一個政治人的真正本事,但絕對可以看出一個政治人大部分的心思和缺點。賴市長(或者是加上他的選戰團隊)任讓「選總統」、「搭配選副總統」這樣議題流傳和擴大,直接促使台南有公民意識的人,喪失對他的信心。 如果台南市長職位,只是他政治野心的踏腳石(卻是還沒有整理好的踏腳石),那麼,當初,2010年大家熱情的支持,不就是個大大的錯誤嗎? 檢視現在台南,平實說,四年來除了觀光客增加,市長知名度高,有什麼可以拿出來與其他台灣的縣市可以較勁的地方?公車系統嗎?停車更好了嗎?路平專案嗎?騎樓整頓嗎?廟宇不放鞭炮嗎?台南台灣意識嗎?工商業更發達嗎? 所以個人觀點認為,四年前藉由「台南綠地」天時,坐上台南直轄市長職位的賴市長,是非常幸運的政治人。不過,四年後總體來看,他並沒有做好大台南市長的工作。 台南是台灣的一部分,歷史和觀念上,都是很重要的一部分。當代,如果出身來台南的政治人,不是整合眾力後決策,不是個依循台灣民主政治準則治理地方、統合各方政治意見的人,反而是爲了到達對面那山的後面機會,開啟了新的拉幫結派,那這政治方式,對台灣民主來說是非常不利的發展。 因此希望,可能可以順利連任的賴市長,現在起就改變對待兩個台南不一樣的政治模式。請先整理好市民、同黨政治人等的市政意見。同時,請用更多的時間,好好把大台南管理好。 當然,最重要的是,請決定要連任的市長職務的賴市長,忘記2016這檔的事情。如果能幹好台南的市長,即使2018後的政治職位是空檔,還是沒有人刻意忽視你的。反之,腦袋想衝2016,這不是台南之福,也不是台灣之福!

2014-05-29

花園管理好了,我們再許給你田地!

清晨起來,臉書接到以下兩則訊息,內容是有關於台南市賴清德市長,在國民黨某市議員炒作下之「要不要辭職」問題。還有一則,是「2016他要選總統的事情」。接連發來,基本上,發訊人我不認識。 『….第一則:「賴市長千萬不要辭職。把自經區搞好,2016選總統」。…』 『….第二則:「昨天賴對自經區提出十點質疑及建議非常正確而經準,他比陳菊,蔡英文,蘇貞昌,謝長廷任何一位政治人物都懂經濟,都懂自由經濟示範區。他把台南市,台南自由經濟示範區做好,我們北社等許多人都會全力推他選2016總統」。…..』 從政的人如果真有本事的,那麼他腳邊所管理的「那塊花園」,肯定精采奪目。益蟲害蟲有效管理,良草和雜草分別內外,繁花競逐,蟲蝶飛舞,時令一到,爭相結果。 如果腳邊「那塊花園」荊棘亂生,惡水橫流,猛下農藥,自己該負責管理和指揮的園丁,也多的是懶散不經事,那我們是不能相信他和其團隊,所預告天邊火燒雲下,是會多富庶和祥和的。 上面那兩則訊息,是原訊息COPY/PASTE,我們看見他的用字不是很「精準」,「2016」數字的寫法也不是通常的模式。不曉得,是不是賴市長的團隊,整體運作這類短訊息,進行政治宣傳手法的。 如果不是,我倒要勸說,「仁人志士」等,你們就不要替政治人物可能的成長和發展,幫倒忙了。 如果是,我們倒是要對賴市長和他的團隊說,這類天邊的想望,對於他、對於台南、對於台灣、對於政治社會的治理是沒有任何好處的。這類手法或許可以累積投票印象,可以博得媒體聲望指數,可能對爭取更進職位有某種效果,但是對於提升和精進台灣政治運作方式,完全是負面的! 台灣面臨轉型,就在這幾年,很可能跌入黑暗深淵,很可能找到柳暗花明。這過程,台灣有影響力的「精英份子」,他們的思考方式、生活模式和做事心態,我們認為是有關鍵影響的。「馬屎據台」,這幾年我們已看太多無可奈何了,再來的就不必了! 至於判斷未來,誰是可能帶領台灣。民主社會,我們不該造神、不預佔舞台,不需要有預測能力。而是來看誰,是誰能把腳邊「那塊花園」管好。土地管理好,可以播種,可以等花開,接納蝴蝶蜜蜂來,在正常涵育後,小簍小籃精緻結果出現了,那麼,管理更多田地者,大概他就有機會了。 是的,花園需要肥料,台灣田地花園都需要肥料和播耕管理者。但不希望「牛屎裝西瓜」,不希望自認是肥料的,還只是一坨還沒「有機化的屎」。屎,既肥不了土地,還可能擋住和改變台灣人計畫想走的道路!

2014-05-28

可以先電動化的台南交通

舊台南市區居民,要從機車過度到公共捷運系統,在主政者下定決心、找到預算後,應該再二十年(一個世代)才會實現吧!同樣,舊台南縣大部分地區,若能接著來做,十年後再開始談,應該也是合理推估。 十年、二十年,這都不是現任市長、下任市長能夠完成的。特別是台灣和台南,這個世代都面臨政府財政極大困難下,很難找到這樣大筆資金投入公共運輸建設。 其實,機車並一定是不好的。反而,我們台灣可以發揮機車運輸、製造和研發的特長。日本人和日本環境不騎機車,台灣人台灣環境適合,那何以我們必須「自卑」? 以台灣產業來說,很多人、台南人都明白,台南幾乎是台灣最大密集的單車、汽車、機車零組件研發和生產地帶。特別是有一些業者的業務,已經和電動汽機車搭上了線。 所以,有心建設台南市的人,是領先中央政府,設法與相關業者合作。優先鼓勵現在台灣縣市機車族,轉換電動機車(政府配合充電站等)。接著市政府可以投入新的,和掌控的公共汽車更新電動化,都是台南市政府能力可以調撥預算,先行來做的事情。 基本上,這種鼓勵地方產,利用在地優勢,用以改善在地運輸交通的整套政策,應該是天天望遠邊的「鐵路地下化」、「捷運」、「輕軌」等「美麗晚霞」外,還更為妥當的玫瑰花園,不是嗎?

2014-05-26

新台灣的地方治理,兩台南合併和再分割的省思!

台灣做為一個國家來治理,中央政府之下第一層的自治機構,應該要有自己基礎的財政能力。這些能力,可能是自治區內的財稅、特許官營機構、自治區內特色產業經濟等等等所組成。 在基本自主財政能力的估算下,根據適當的自然環境、交通狀況、工商產業、人民往來、社會習俗,甚至教育資源等等等的其次條件,再來分劃適合範圍的行政區。一級行政區下,根據在地狀況,再來設制第二級的行政區。 第一級的行政區,似乎不適合以「市」來命名(如果我們認為那是一集中的街區的話、而且不必學中國)。因為一處可以和可能多元的國家一級行政區,若以「市、市區、街區」的概念來執行一致性管理,應該是不太可以「因地制宜」的。所以一級行政區,最好是以『省』、『都』、『道』、『府』、「新觀念的『縣』,日本模式的『縣』來命名和設置。 在一級行政區之內,必須因更細緻的地方特色,再來設置二級行政區。如果是集結人口和商業繁盛的區域,當然就是以「市」來取名。其他生活型態的地區,以『區』、「『路』、『州』、『廳」』、『鄉』、『鎮』、』街』、『莊』....等等新的概念名稱來定義,那當然也是可以交付研究後,再選擇決定的。 在這個概念下,假設『北省』」內,可能有新的「台北市」、「淡水市」、「新莊區」、「基隆州」、「興隆莊」。而「東省」有其下的「台東『道』」或「花蓮『廳』」,『南省」之下,可能有「台南市」、「新營廳」、「麻豆街」等等的區劃和取名。 當然,這個模式後,一定會牽扯到大家熱衷地方自治權的行使。『省』、『都』、『道』、『府』、「新觀念的『縣』,當然就是第一級的自治選舉單位。在這樣的體制確定後,其下的『市』、『區』、「『路』、『州』、『廳」』、『鄉』、『鎮』、』街』、『莊』「里」等,當然也必須進行自治選舉。 現在的「五都」或「六都」,以及其他的縣市模式,對台灣的中央和地方治理來看,其實是一個半殘廢、半變態、半無能、卻也有半強勁有力的機制。這機制下,幾乎除了台北市能夠自在存活外,其他都像等老天下雨的「望天田」地塊。而在這個機制下的次級自治區選舉,當然更不會「像話」。所以,個人當然沒有看好的理由。 這個世代的台灣,因地方政治人物之渲染,或者部分「愛鄉概念」的提倡之下,對於現有行政區拆解、再合併治理的想法中,不少是「誓死反對的」。反對的理由千方百種,各有理由,各可以獲得同情,我們也沒有必要一一駁對的。 只是,我們必須要提醒所有的台灣人,必須知道過往以來,很多台灣行政區分過、再整合、再分割、再合併的歷史事實。就以現在的台南直轄市為例。舊台南市內的安南區,50年前就不是舊台南市的轄區。大部分的舊台南縣,一段很長的時間,都是「諸羅縣」的轄區。改變,是因為那個世代的治理需要,從來都不應該是以政治人物和選舉候選人選票區的利益來瓜分的! 個人認為,個人主張台灣的地方治理,應該適當的調整分劃再治理。但是不認為現在的五都六都和縣市模式是好的方案。台灣的現實是,兩個台北,根本不適合分開。兩個新竹,兩個嘉義,兩個台南,兩個高雄,何嘗不也是? 好不容易「不正確的五、六都」改變了過去那個「不可能」;次級行政區選舉壓力阻止改變的那種可能。所以,現在,我們於現狀下,必須明白「播種,不可能立即結果,但是砍樹,立刻失蔭」。在沒有更好的一級行政區規劃出來之前。個人是不贊成「市級下的區」,再辦理自治選舉的。 新台灣治理,我們不必駝鳥,也不能再駝鳥,必須正視,沒有自己的財源,很難談正常的自治。沒有自己穩當的財源談自治,最有可能的是,到頭來自治得仰賴上級和上上級的救助。能救助,很好,不過靠救助,那不會是在地居民的好處,好康的成分,反而是各級職的公務人員、地方參與分割財源的政治人物。若是如此,那何必呢?

2014-05-24

台南的慢停車場

一般收費停車場,出入口的管理,象徵收容車輛的效率。其中很少有電子驗票口需要久候的。但是台南市政府管理的公11經常與眾不同。 不同在那裏,一、驗票機等候的時間幾近5秒以上。這似乎不能又太多苛求,如果每一台驗票機時間都一樣的話,哪至少那至少代表「品質一致哦」。不過忠義路主入口,就是比其他兩出入口快一三秒左右。 從我們的社會經驗來說,我們會說,公家機關的總是「比較差」,也明白這是前任、前前任等舊官僚體系的「經費成果」。有問題,但不很明白是什麽問題。 不過,我們要請問,現任的市政府,你們對於擺在市中心的官營停車場,經常擺爛,設備比人家陳舊,有何改進之道?

2014-05-21

稜果榕

當然反核。但重點在那五顆在停車場外檢回來的「果子」,稜果榕。 扁球狀隱花果,外表有白色斑點成熟後轉黃。稜果榕屬桑科榕屬,常做為庭園和路樹種植。其隱形花果外稜狀的「果實」是花,也是大自然中不少生物的美食。 台灣獼猴、鳥類、松鼠等都喜歡它。很像無花果呢!台灣獼猴都吃了,不知「台灣人」吃了的結果會是如何?

2014-05-20

台南的山

雨勢之後,總更能夠看清楚位於台南的山的面貌。 山是沒有律定之名,但都有直截慣通的稱呼。特別是地貌,還沒有「開發」前,先住民、祖先們對那些山頭的稱呼。 台南的「大穆降」,大部分季節都還是以「烏」的面貌,瞰視那平野川地的住民。 過去的台南人會說,最外層的叫做「烏山」,第二層的叫做「內烏山」,再進的那層,後堀東邊的那叫做「後壁湖山」。更深入的就叫做「內沿山」。而超出判斷,難分第幾層的,就叫做「深山」;現在說的「中央山脈」! 如果順利過了「深山」,那個地方就叫做「後山」了。分別在那幾個不明白的世代裡,因為「山前無出路」,多少人,多少族親,賭著那可能與「內山民」的你死我活機會,移居到那「沒有人的地方」,繼續過人的生活!

2011-09-09

芳香氛圍在中秋

都說烤肉。那中秋火烤的肉食菜疏,該適合搭配什麼類型的咖啡?解腻者或許鍾情較深烘焙的那型。就是要把咖啡單獨當一回事者,總較堅持各類的浅焙型。

今天我們挑選先行試試。巴西契瑪日曬More City 烘焙,將之歸屬於前項。較淺的 High 烘焙之日曬瓜地馬拉,將之歸類在後者。

但烤肉,尤其是中秋烤肉,重視的是所謂的氛圍,在戶外或野台,把咖啡太當一回事,事實上也滿難為的。

在肉香菜香之內,若還是要強調「芳香氛圍」,那麼綜合的,各類淺中深烘焙的手工方便包,將會是較理想的選項吧!中秋夜生活咖啡,我們推薦手工至製作的方便包啦!

2011-08-18

草地親戚,吃飽起走!

「草地親戚,吃飽起走」。俚俗化後,對自己既是消遣,對別人,也​還是有點無害的取笑的滋味。

草地和城內,這是台灣「漢化開發」過​程的地域觀念。

草地有可能遠,有可能荒。來城訪戚,接受招待,唯​回家路遠,吃飽就得起身回家,所以得「吃飽就走」。

多點時間趕路回家,安全地回到家,自己的期待,也是請客主人的希望。

所以,這也是台灣人​習慣上,至今不少宴客都還「無意識」地,設訂在中午請客傳承的「基因」因由吧​!

錢和臭錢

「錢乃身外之物」,這是不少人都聽過的話語。但,錢,最好是「流水之物」。

有錢,沒時間,沒時間自己用,也沒時間處理家人如何之用。那錢是火藥之物,可能「炸燬」那個有錢人之基本生活和家庭生活。

有錢,而不受敬重和尊重,就好像家中積壘了一對現錢,身分過後,也會被過去敢作、搶作「狗奴才」之人,唾罵為「臭錢」一樣無奈。

錢,最好是「流水之物」,人類、人,都不能缺少它,但絕對不能「泡」在裡面、「溺」在裡面。

個人要讓錢如細水之長流,社會大環境,要讓錢如水資源善用和穩定。特別是,不流向特定的人家,也不不流向每個人家!

2010-12-15

紫仔林山的愛玉仔

愛玉冰所用的愛玉子,通俗的台語名稱叫做「紫仔」。某古地圖內,在接近今天阿里山北側山區的一座山塊,標明「紫仔林山」。

這個世代,嘉義這片山區曾(也)是野生愛玉子的產地之一。

所以,「紫仔林山」這樣的記載,讓我們合理的想像,三百年前(或者更早),愛玉子,「紫仔」,就已經是台灣當時的住民之土產之一了!

2010-12-12

地名,通常反應一個世代的精神或企圖

改制為直轄的台南市,未來下級行政區難免會面臨重分重劃的問題,原地名的改變,和新的地名的取捨,一定會是個討論,甚至是爭論的議題。但是,什麼樣的思維,偏好什麼樣的根源,什麼樣的根源,採用什麼樣的地名。

所以,有關地名的取用和原則,不妨現在就開始先來談談!

地名,很有趣。有些地名,固然有期淵源和歷史,但是不同世代、不同價值觀的人,總覺得不妥、不雅,甚至自己不順,或在地之「落後」,都也怪罪和質疑地名。

例如,高雄大寮。大寮,以「國語」和台語發音,類似「大賠錢」、「大了錢」之意,所以過去設立工業區時,命名為「大發工業區」,而不是「大寮工業區」。台南楠西的「鳳梨宅」,鳳梨事業退燒後,居民認為地名似乎是「事業做旺了,就被『拿』去」之意味,越說越不順,所以後來有機會,改名為「照興村」。

事實上,地名通常反應一個世代的精神或企圖。要銜接、延續、復造、開創那個時代、世代的精髓和神情,那就創造、取用那個世代、時代形式的地名。

例如,北越統一南越之後,將數個世代沿用的「西貢」改為「胡志明市」,他們要說明和紀念什麼呢?新地名很清楚的說了!。

在台灣,國民黨蔣介石退敗來台後企圖再起,於「宮殿、後花園和別宮」選定士林和草山之上之後,遂將草山改名為「陽明山」。這是因為他,或者是他的策士們認為,「王陽明哲學和精神」是可以用來治國,和倡導下屬官僚,以及規範國民、教育新國民的生活方式的準則的精神。

而,明鄭和清代之際的台灣,受到政治道統的影響,有權者或官員偏好將許多台灣的「新領域」以教化的心態命名。例如,善化、新化、開化、歸化、歸仁、歸來、依仁等等。就好比在原住民,人的身上,是「番類非人類」的身上,再分有「熟番」、「化番」和「生番」等的思維一樣。

相對於那麼「有學問的、强加於人道的觀念的士人階級」,在親手墾植土地的人的方面,地名上,則隨遇地稱呼所在為為「寮」、「宅」、「坑」、「大樹下」、「土地公坑」、「廟前」等。

至於,重在投資於墾地,回報於土地的地主階級,則偏好的是「公館」、「股」、「分」、「鬮」等。可以說,思維、位置或者是政治社會上的企圖心、想望或者是生活的態度,決定地名的方向。

當前台灣幾個直轄市,尤其是新北市、台中市、台南市和高雄市,都可能面臨行政區重組和劃分的問題。地名免不了有新的考量。

我們生活在台南,當然,目前我們生活的重心地區,可能將有新的行政區劃分,和地名取捨。這就是有權者的市長,和有討論權的議會諸公等,必須衡量和探討的重心了!

請注意,無論如何,過去的、現在的地名,在人類歷史上,都只會是個「過客」,不會是永遠都會存在的和運用的。現在的台南,據說,曾經是「大員」,曾經是「台灣縣」,轄屬之下的大部分地區,也曾經是「萬年」、「鳳山」和「諸羅」、「嘉義」、「鹽水港廳」等的故地。

過去的名稱和區劃歸屬,當然可以是未來改變時的重要的參考,但不是絕不能改變、或拒絕改變的內涵。主政者和有權者,想要銜接、延續、復造、開創那個時代、世代的精髓和神情,那就創造、取用那個世代、時代形式的地名,劃分什麼樣的新行政區。

至於,政客們在意的選票區和經營區,那更可說是「枝節末梢」了!對比於世代、時間、價值和生活方式。我們更必須克服這樣的「私念」!

2010-10-09

「子曰」的「日子」

台南孔廟前的大樹下,過去的市長立了一塊碑石,上頭銘刻著由右到左「子曰」兩字。

每走路經過那裡,綠蔭下、大樹旁,常看著生活中、休憩中、平樂中的台南人,當然其中穿插著急忙中來來去去的觀光客。

平凡就是一幅好的景象,看到此景,實在沒太多樂趣舉起相機。所以,不少人都說,「台南好生活」。

可能遭這樣的景象感染,有時候無意走過,腦袋不經意的,便將「子曰」,晃想成是「日子」兩字。

而,就以上台南人平時生活的場景,說是「日子」,好像比「子曰」還貼切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