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美的石板屋部落 老七佳的變遷史 屏東春日
台灣最美的石板屋部落景觀
拋開歷史長河演進的糾葛,老七佳完整呈現的石板屋聚落型態,應該是台灣最美的石板屋部落景觀,一致與單純的黑白兩色構築的石板屋群,靜靜地座落在朝北傾斜的坡地上,綠水青山圍繞,展現出自然與人為建築之間一種和諧相融的美,純淨的美屬於大美,正如生活簡單就是人世一種無上的幸福。
聚落族人的共識,保存了老七佳最具代表性的排灣族石板屋群落之美,而一頁部族遷移的滄桑史,更賦予了老七佳深厚的歷史之美,在老七佳的族人同意的前提下,這裡或可成為文建會推動的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區之一。
見証先住民一頁滄桑史七佳社,排灣族語稱為Chovutskadan,意為中央之地,指的是該社恰位於古樓與力里兩大社中間,因而得名。
在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七佳(新七佳)、舊七佳與老七佳等三處地名,依續排列在力里溪下游、中游與上游的位置上,恰也見証了七佳社不同時期的聚居地。
老七佳清代以來七佳社排灣族人,在力里溪支流七佳溪左岸,海拔約600公尺的傾斜坡地上,以石板搭建住屋,形成一處集居型的部落,由於位置偏遠,直到清同治十三年(1874)因開闢『南路』橫貫道路,封閉的部落才與外人有較頻繁的接觸,日據時期日人重修三條崙、卑南道,沿途設置駐在所,七佳社即隸屬力里駐在所管轄,日人並於部落內設有力里小學七佳低級分校與警察分駐所。昭和八年(1933年)時統計七佳社共有59戶307人。
光復之後,七佳部族的生活並未因統治權的更替而有太大的改變,直到民國50年初期,政府推行新生活運動,周遭鄰近的力里社、歸崇社都紛紛遷出山地到交通較方便的山麓地帶,民國五十二年,七佳社也正式遷村至力里溪畔南和大橋東北端的平坦地上,重新建立部落,此即目前地圖上標示的舊七佳,遷村前的老部落址我們稱之為老七佳,仍保存著完好的石板屋聚落遺址。
舊七佳遷村後的舊七佳聚落,西隔著力里溪與南和部落相望,南邊山稜坡地則是力里社新址,交通的便捷,使得舊七佳部落中的年輕人紛紛向外發展,逐漸地放棄了傳統的農耕生活,部落人口也隨之逐年下降。民國六十一年七月二十二日,莉泰颱風侵襲南台灣,豪雨造成力里溪山洪暴發,大量的土石吞噬了舊七佳部落,在政府的協助下,民國六十二年舊七佳再次遷村。
新七佳七佳部族的第二次遷村,遷出了春日鄉來到了屬於枋寮鄉玉泉村的台糖土地上,成為房舍整齊的集居社區─七佳社區,我們稱之新七佳。
新七佳位於力里溪出山口的南岸,與春日鄉歸崇村的歸崇部落緊緊接連,兩部落共同形成一個集居型的聚落社區,地理的位置與部落特色已較難區分,七佳部族為追尋族人生活的方便與現代化需求,不得以遠離祖靈的世居地與舊家園的保留地,不知新世代的族人,感想如何!
台灣最大的先住民部落---古樓的部落遷移史
古樓舊社位於力里溪上游,七佳溪支流古樓溪的右岸,即久保山(武威山,1506公尺)的東南向面古樓溪的傾斜坡地,海拔在約950~1100公尺之間,據昭和八年(1933年)資料,當時聚集了310戶1750人的大型聚落,成為台灣最大的先住民部落。
日據時期的古樓舊社,大致係以崑崙坳駐在所為中心,並設有崑崙坳番童教育所,聚落依地勢又可分為上社、中社及下社三部落,當時日人為有效管理這個一千多人的大部落,曾先後鼓勵社民遷居,現在台東縣金峰鄉的賓茂村、太麻里鄉的新興村、達仁鄉的土(土反)村與屏東縣來義鄉的南和村,都有當時遷居的古樓舊社部份部族。
民國三十六年,古樓舊社依序仍有家族遷居至今南和村北方稜線平台的高見社,(即保和以山的西南稜階地),國民政府並曾在此設立高見分班,三十九年再增設新村―高見村,今日的南和村即是由高見村與白鷺村於民國五十二年合併而成。
民國四十六年,在政府推動的新生活運動安排下,古樓舊社剩餘家族全數搬遷,移居到內社溪出山口的右岸,即現今之來義鄉公所所在地的古樓村,我們稱之的新古樓。
撫今追厝 緬懷滄桑百年來,外族的侵入以及歷史的因緣際會,迫使台灣先住民遷移故居,遠離祖靈的原鄉,我們能夠有幸踏入曾經是全台最大部落的古樓舊社,除清楚地留下些許的記錄外,親觸斯情斯景,亦不免感嘆萬分。
古樓舊社早在清同治十三年(1874年),由南路海防兼理番同知袁聞柝率兵開築赤山卑南道(橫貫南路)時,撫番道路即經過部落的北方,此即岳界習稱的崑崙坳古道,我們在古道還可以看見清代的營盤址。
面積廣闊的古樓舊址遺址,則有多達數百戶的石板屋群,或完整、或傾圮,或可見石柱在荒煙蔓草中挺立,其中昔日貴族居住的大石板屋還存有雕工細膩的各式圖案石板,以及樹下佇立的高砂義勇軍戰歿之墓石碑等最引人憑吊。
0 Comments:
張貼留言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