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-04-21

台灣22處具古蹟條件的媽祖信仰廟宇


台灣有近400座媽祖廟宇,當前眾多廟宇中,彼此排資論輩,互較香火。有以官方祀典為唯一,有些以進香活動著名,有些以建築特色著稱,也有以媽祖座像源流,或創新風格出名。當然也有一些座像,恬靜的供奉在輪祀的百姓家。媽祖信仰反映老台灣移民社會的部分面貌,和新台灣社會內的競爭勁道。

古蹟條件1997年前分為三級,分別接受中央、省、地方政府的補助。之後,文化資產法修正,古蹟依主管機關,區分為國定、直轄市定、縣市定等三類。故1997年之前的認定和之後的認定,形式上有些混淆。總之,現有文化資產的認定,有一級,有二級、三級古蹟,有國家、直轄市訂、有縣市定級等的古蹟。唯最新的資料中,全台灣媽祖廟宇,目前有23座媽祖廟宇具「古蹟」條件。

值得注意的是,當前的熱門廟宇不見得是古蹟,古蹟廟宇也不一定香火頂盛,但大多有資可徵,以作為古蹟條件。此外也有些老廟宇不願意受古蹟限制,自置於外。對古蹟認定而言,大部分的廟方,其口傳或自載的記述,並不見得被肯定。而建物最近改建的年代,文獻明確的記載,現存文物建物的珍稀性,或地方政府主政某些政策的加持,可能才是最後被名列古蹟的客觀條件。

有趣的是,不論古蹟和熱門廟宇,觀察一座廟宇可能的古址舊樣,和比對現狀週邊的民生活動,可能最容易看到一個地方,可能是其街區容貌的變遷狀況,細緻的部分為幾世代下來,堆累的、內在的地域風格。

傳統農業社會中,三月農閒季節,和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誕辰,可能反映部分為何台灣農曆三月,有這股瘋媽祖的社會力。現在,從古蹟的角度著手,反而在風偃的信仰之外,提供一處探索地方的觀察點。以此切入,對以往、現在和未來的社會力如何解釋和展現,文化層面上,深深值得探討。

22處媽祖古蹟廟宇名稱和條列如下:
澎湖天后宮-一級(1983.12.28);祀典台南大天后宮-一級(1985.8.19);新港奉天宮-三級(1985.08.19);士林慈誠宮-三級(1985.08.19);淡水福祐宮-三級(1985.8.19);新莊慈祐宮-三級(1985.08.19);新竹長和宮-三級(1985.08.19);中港慈裕宮-三級(1985.08.19);宜蘭昭應宮-三級(1985.8.19);北港朝天宮-二級(1985.11.27);開基天后宮-二級(1985.11.27);旗后天后宮-三級(1985.11.27);鹿港天后宮-三級(1985.11.27);鹿港興安宮-三級((1985.11.27);南屯萬和宮-三級(1985.11.27);旱溪樂成宮-三級(1985.11.27);六堆天后宮-三級(1985.11.27);新港六興宮-三級(1985.11.27);二林仁和宮-三級(1985.11.27);彰化南瑤宮-三級(1988.4.25);旗山天后宮-縣定(2000.5.31);楠梓天后宮-市定(2007.4.25)。

0 Comments:

張貼留言

<< Home